開辟鄲城產業扶貧新天地
□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電器批發|台中電器批發商本報記者魏黃河
去年秋季,對於鄲城縣胡集鄉賈集行政村的貧困戶赫新河來說,可謂收獲頗豐。全傢5.5畝地被“黃四清紅薯專業合作社”以每畝每年1000元的價格流轉種植瞭紅薯,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每畝每年又專門補貼他200元,這樣,他的5.5畝土地,沒一分錢的投入,凈收入6600元,這個數字還沒把國傢的種糧補貼算上。
“還有更大的一筆收入,赫新河把土地全部流轉給瞭專業合作社,自己從土地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出外打工每年收入近4萬元,一年時間徹底脫貧啦!”賈集行政村村主任郝國強算出瞭郝新河更大的一筆收入賬。
赫新河傢中兩口人,老母親和他,兩年前母親的一台中家電行場大病,把靠土地吃飯的他一下子拉進瞭債臺高築的貧困之中。
“今年欠債就還完瞭,明年想法談對象。”28歲的郝新河掩飾不住對新生活的向往。
像郝新河這樣將土地流轉給專業合作社,自己輕裝上陣出台中電器批發商外務工的貧困戶,鄲城縣有278戶,這些貧困戶今年都有望擺脫貧困。
這一切得益於國傢開發銀行河南分行聯合鄲城縣人民政府建立的現代農業產業扶貧模式。
國開行河南分行在鄲城調查時,瞭解到紅薯是鄲城縣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紅薯產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與當地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有著原材料供需關系……這樣,國開行河南分行與鄲城縣委縣政府反台中家電批發復論證,決定在鄲城走出一條依托紅薯產業實現“產業扶貧”的新模式。於是,以國開行河南分行扶貧資金為推手、以鄲城縣委縣政府為主導、以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平臺、以專業合作社為新型經營主體、以貧困戶為精準幫扶對象的多元協同的“國開行+縣政府+專業合作社+產業平臺(龍頭企業)+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在鄲城誕生。
鄲城縣現代農業產業扶貧領導小組向國開行河南分行推薦符合條件的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國開行河南分行將精準扶貧貸款投放給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用於流轉土地等日常經營周轉,並通過向貧困戶分紅或支付土地租金、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拉動貧困戶脫貧,合作社將種植的紅薯按保護價賣給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甘薯種苗和種植技術的提供,並監督合作社從收到的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的紅薯款項中歸還國開行河南分行貸款本息。
國開行河南分行貸款產生的社會效益不僅僅表現在在冊貧困戶的脫貧上。國開行河南分行將1個億的精準扶貧貸款投放給瞭鄲城縣24傢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利用這筆資金,在政府的引導幫助下,這24傢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土地3萬畝,涉及6832傢農戶,其中直接拉動2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流轉出土地的農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的就近到專業合作社有償務工,有的出外打工,有的直接走進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成為產業工人。
同時,這租賃的3萬畝土地中,有2.5萬畝土地屬於“周口國傢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該園區的功能定位是“國傢甘薯產業技術集成創新與轉化應用的核心區”。國開行河南分行專項扶貧資金的註入,加大瞭園區建設的步伐,促進瞭園區定位功能的形成和發揮。
黃四清專業合作社的法人黃四清給記者算瞭一筆賬:利用河南天豫薯業提供的種苗和技術,紅薯產量由往年的畝均4000斤提高到6000斤,給河南天豫薯業簽訂的每斤0.4元的保護價回收合同,這樣每畝每年僅增產就可增收800元,3萬畝就是2400萬元!
具體到專業合作社的效益,黃四清算得更清楚:除去每畝租地1000元,每畝種植紅薯的綜合成本750元,畝均效益最少600元,黃四清合作社流轉土地1500畝種植紅薯,純利潤97萬台中家電特賣會元。
在國開行資金的支持下,河南天豫薯業利用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與專業合作社簽訂瞭種植及保護價回收合同,二者建立瞭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利益共同體,河南天豫薯業突破瞭原材料瓶頸,保證瞭原材料品質和數量,相對於外購原材料,每年僅節約成本一項就達1000多萬元。
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不僅為所有紅薯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涉及的在冊貧困戶土地每畝補貼200元,還對全縣種植紅薯的所有在冊貧困戶免費提供薯苗和技術,所有貧困戶隻要身體條件許可,一律可以來上班,並且除工資外每人每月再補貼100元。另外,天豫在縣政府的指導下,利用國開行河南分行的這批資金,定向帶動3333戶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600元。同時,河南天豫薯業還在政府指導下實施瞭“到戶增收”,拉動兩個鄉鎮的25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獲得最低500元的分紅。在此基礎上,河南天豫薯業還向全縣自願種植紅薯的貧困戶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2017年,天豫向在冊貧困戶免費提供瞭價值40多萬元的薯苗462萬株,栽植1320畝土地,牽涉貧困戶368戶。
國開行河南分行一項充滿靈性的專項資金,建立起瞭金融系統、政府、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貧困戶之間的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瞭“政府推動科技園區建設和完成脫貧任務、龍頭企業解決原材料這一制約發展的瓶頸、合作社獲得技術幫扶和市場銷路、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多方共贏的局面。為貧困戶、農民合作經濟體、產業核心企業、縣域產業帶來瞭良性循環的發展環境,為產業扶貧開辟瞭一片新天地!
SourcePh" >
C288F77B7B291EE7
留言列表